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原文】一、
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”出自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,是古代战争时期表达军民同心、共赴国难的名句。这句话展现了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,也体现了古代将士在艰苦环境中相互扶持、共同抗敌的精神风貌。
原文通过简短有力的语言,表达了即使没有战衣,也要与战友共穿一件战袍的决心,传递出一种不畏艰险、团结一致的英雄气概。该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,常被后人引用以激励士气、弘扬团结精神。
以下为原文及注释的整理:
二、原文与注释表格
序号 | 原文句子 | 现代汉语翻译 | 注释说明 |
1 | 岂曰无衣? | 谁说没有战衣? | “岂曰”是反问句式,表示“谁说”。 |
2 | 与子同袍。 | 和你共穿一件战袍。 | 表示即使自己没有衣服,也要与战友共享。 |
3 | 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 | 修整我的武器,与你共同对敌。 | 表达准备战斗、共赴国难的决心。 |
4 | 修我甲兵,与子偕行。 | 修整我的盔甲兵器,与你一同前行。 | 强调共同行动、并肩作战。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”不仅是诗歌中的经典语句,更成为中华文化中团结协作、同仇敌忾精神的象征。在历史长河中,这句话常被用于激励士兵、鼓舞士气,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现代影视剧中,体现其跨越时代的感染力。
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,“同袍”一词都象征着深厚的战友之情,而“与子同袍”则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、追求集体荣誉的精神体现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《诗经》背景或相关篇章内容,可继续查阅《诗经·秦风》部分,了解更多关于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