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琴心剑胆是什么意思】“琴心剑胆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既有文采风流的一面,又有勇猛刚毅的气质。它结合了“琴心”和“剑胆”两个意象,分别象征着文人的心灵与武将的胆识,寓意一个人在才华与勇气上都具备卓越的品质。
一、
“琴心剑胆”源自古代文学与文化中的意象,最早可追溯至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中提到的“琴心”,以及后来武将形象中的“剑胆”。这一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既具有艺术修养,又具备坚定意志和勇敢精神的人。
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性格,也常用于文学作品、影视角色或历史人物的评价中,强调内外兼修、文武双全的形象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琴心剑胆 |
拼音 | qín xīn jiàn dǎn |
出处 | 起源于古代文学与文化,具体出处不详,常见于后世文人作品中 |
含义 | 形容人既有文采(琴心),又有勇气(剑胆),文武双全 |
用法 | 多用于赞美人物,如文学家、将领、艺术家等 |
近义词 | 文武双全、才貌双全、智勇双全 |
反义词 | 才疏学浅、懦弱无能、胆小怕事 |
举例 | “他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更有琴心剑胆,堪称一代豪杰。”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琴心”象征着内心的温柔、细腻与审美情趣,代表文人的气质;“剑胆”则象征着果断、坚毅与无畏,代表武将的精神。两者结合,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理想人格的追求——既有文化底蕴,又有担当精神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琴心剑胆”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生活态度:在面对困难时,既能冷静思考,又能勇敢行动,兼具智慧与勇气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琴心剑胆”不仅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,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“文以载道,武以安邦”的具体表达。